一、全国社会心理服务联盟
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师范大学或著名高校的心理学单位、省心理学会发起,共同组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联盟。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国家试点工作,根据《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精神卫生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文件政策要求,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促进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心理服务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二、联盟发起单位
排序 | 省、市、自治区 | 发起单位 |
1 | 广东省 |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2 | 广西 | 广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
3 | 上海市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
4 | 山东省 | 山东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 |
5 | 山西省 | 山西大学心理学应用研究中心 |
6 | 内蒙古 |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7 | 天津市 |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
8 | 云南省 | 云南省心理学会 |
9 | 甘肃省 |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10 | 四川省 | 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 |
11 | 辽宁省 |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12 | 吉林省 |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13 | 江西省 |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14 | 江苏省 |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15 | 西藏 | 西藏大学教育学院 |
16 | 安徽省 | 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
17 | 河北省 |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18 | 河南省 | 河南大学心理学院 |
19 | 陕西省 |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20 | 重庆市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
21 | 贵州省 |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22 | 浙江省 |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
23 | 海南省 | 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24 | 黑龙江省 | 黑龙江大学心理学系 |
25 | 湖北省 |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26 | 湖南省 |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
27 | 新疆 | 新疆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28 | 福建省 |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三、联盟专家委员会
联盟设置专家委员会,由 9 名主任委员,6 位常务委员等共计 38 位委员以及秘书处成员联合组成。
l 主任委员(9人)
名誉主任: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历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心理学学部召集人)
主 任:莫 雷(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历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副主任:
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历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历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赵国祥(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李伟健(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历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郑希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执行主任)
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理事)
l 常务委员(14 人)
由正副主任委员与各片区协调人组成。全国分成八个片区,各片区负责人如下 :
1.东北: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协调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华北:白学军 兼任,协调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3.华东:邓铸(南京师大心理学院院长),协调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
4.华中: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协调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东南:连榕(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协调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
6.华南:何先友(华南师大心理学院院长),协调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7.西南:陈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部长),协调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
8.西北:游旭群 兼任,协调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l 委员(现有 38 人)
上面 14 名常务委员与各省委员担任,各省委员如下:
1.江西:刘明矾(江西师范大学教授)
2.河北:张志杰(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3.浙江:陈海德(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
4.山西:杨继平(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副院长)
5.辽宁:胡金生(辽宁师范大学院长)
6.福建:连榕(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兼任
7.重庆:杨发辉(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督导委员会主任)
8.贵州:赵守盈(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9.天津: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任
10.陕西:王振宏(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
11.河南:李永鑫(河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河南省心理学会秘书长)
12.山东:陈光辉(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13.江苏:邓铸(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南京师大心理学院院长)兼任
14.吉林:刘晓明(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15.湖南:钟毅平(湖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四、联盟专家(部分)
五、联盟架构及服务
(一)全国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
致力于社会心理服务领域的研究工作,制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二)全国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中心
教育普及委通过各种方式,如开展讲座,出版期刊,书籍,开发音视频资源等致力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提升国民心理素质,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引导人们树立科学观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
(三)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岗位考评中心
考评中心负责社会心理服务岗位体系方案的建立,如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师资标准、考核标准的统一等等,并设置省/地市培训中心,培养社会心理服务岗位人才。持证人经考核通过后颁发相应证书,表明具备该持证人具备该岗位的心理健康服务的能力。
(四)全国社会心理智能技术研究中心
以提升国民身心健康为目标,致力于心理方面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信息化智能软件应用等技术,对相关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和研发,提供线上线下心理健康产品与服务。
(五)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中心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是目前针对于咨询者的一种行之有效且相对方便实用的心理服务方式。它以及时性、匿名性、自控性、方 便性等优势,成为向咨询者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途径,在处理心理应激和预防心理行为 问题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以提升国民身心健康为目标,致力于心理方面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信息化智能软件应用等技术,对相关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和研发,提供线上线下心理健康产品与服务。
六、我们的优势
(一)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
联盟在全国28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省一级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当地著名师范类高校或省心理学单位)和200多个地市级服务中心(当地高校和心理学单位、部分优秀机构)。
(二)专业、权威的心理指导专家及团队
联盟专家委员会集结了以林崇德、莫雷教授为首的38位国内顶尖心理专家,涵盖了教育部中小学、高校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绝大多数委员会成员担任着当地省市心理学会理事长或当地著名高校的领导职位,在当地心理健康领域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权威性。
(三)专业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体系-得到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家指导中心的认可和推荐
(四)先进的“心理测评、实时监测干预”的系统-拥有国内外首先实现“实时监测”功能的系统平台
系统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大数据建模,拟合事件冲击和症状观察,实现个体心理危机的灵活、动态、实时监测和分级干预,有效预防个体极端恶性事件发生。是当前国内外首先实现“实时监测”功能的系统平台,对于预警心理危机具有理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五)拥有全国范围内最庞大、专业的顶级心理专家库
联盟拥有国内心理学方面最庞大的,最权威的顶级师资库,具备高级职称的师资超2000人。能够在全国多地同时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督导、带领科研、进行心理讲座知识宣讲等等活动。